學院新聞
11月23日下午,3044am永利集團創(chuàng)意季之博雅藝術講壇第八講“美術館:知識生產與公共性”在理科五號樓438教室舉行。主講人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王璜生教授。王老師曾任廣東美術館館長,廣東畫院專職畫家、理論家,嶺南美術出版社編輯,2006年獲得了意大利總統(tǒng)頒發(fā)的“意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勛章。此次講座由3044am永利集團副院長丁寧教授主持。3044am永利集團黨總支副書記唐金楠出席了活動。
講座伊始,王璜生首先談到這次講座的意義,即中國在美術館知識生產方面尚存在巨大缺陷,并指出在這種情況下,探討今天美術館發(fā)展的問題是具有建設性意義的。隨后王館長提出了美術館所具有的幾個特點——堡壘:保護文明和知識的場所;生物體:具有知識生產性的肌體;公共性:是可以自由表達的空間。在列舉了中外美術館的歷史節(jié)點后,王館長進一步指出了中西博物館發(fā)展的差距——西方在博物館中構建出了相對完整有序的美術史描述,而這是在國內博物館中看不到的。
在談到這次講座的主題“知識生產”時,王館長提出,“知識生產”是美術館的動力核心,是美術館的發(fā)動機,并進一步提出了9項美術館“知識生產”的主要途徑:注重對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形成新的“藝術史”書寫方式;關注當下正在發(fā)生的藝術動態(tài);重視知識的交流對話、互動互為,形成開放多元的知識生產機制;重視知識的應用和研發(fā),從而產生知識的新可能;注重公共教育;構建贊助機制;重視出版計劃;發(fā)展交流互動式的“知識生產”,開展跨學科交流互動;構建“美術館學”知識體系。
在提到關注當下正在發(fā)生的藝術動態(tài)時,王館長指出“美術館應該以主動的態(tài)度積極參與其中,包括關注年輕藝術家動態(tài)、推動年輕藝術家成長,以‘進行時’的思維參與藝術的發(fā)生活動。”而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CAFAM未來展”以及中央美術學院對畢業(yè)生畢業(yè)作品的收藏則是這一途徑很好的體現(xiàn)。
在講到美術館的公共性時,王館長擴展到了對公共空間的認識,他認為"公共空間"的職責和意義在于能夠使知識在這里以一種開放的方式和結構獲得公民的參與,以協(xié)商的方式形成知識階段性的新結構和新的權力內涵。
講座的最后,王館長與大家分享了去年中央美院美術館館的大展“首屆CAFAM泛主題展:超有機/一個獨特研究視角和實驗”的策劃背景、學術理念,展覽現(xiàn)場以及活動等情況。之后就私人美術館的特點、中國的美術館建立自己的藝術史式的陳列、大學美術館在知識生產方面的特殊性、公共美術館在宣傳推廣上的一些新手段等問題與同學進行了交流討論。
此次講座歷時兩個小時,王館長和大家分享了多年來他對美術館知識生產和公共性的思考與反思,在場同學受益匪淺。